2019年11月2日-3日第11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我院9名师生参加。
11月2日上午,全体参会师生参加了开幕式并聆听了南京大学吕建院士的“信息新时代的计算新范型与体育新应用”、华东师范大学钱旭红院士的“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与文化思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冯连世研究员的“科技助力奥运备战”三场主题报告。
11月2日,运动康复教研室矫玮教授主持了热点沙龙并围绕《马拉松:井喷与持续》主题探讨了中国马拉松发展的促进因素和消减因素,特别是从马拉松运动损伤和康复治疗角度提出了马拉松运动持续发展的促进措施。11月3日,王正珍教授主持了热点沙龙并围绕《运动处方:剂量与效应》主题探讨了当前运动处方中不同运动强度对不同慢性疾病影响程度差异的研究进展。
我院师生也参加了《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实践》专题口头报告。运动医学教研室王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有氧运动对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该研究对H 型高血压患者在保证常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2 周,探讨有氧运动对血压变异性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效果。2018级博士生闫艳报告的题目是《心率血压乘积在评价高血压患者中等强度运动中心血管反应的价值》,该研究将心率血压乘积用于评价高血压患者中等强度运动中的心血管反应,为初发高血压且尚未服用降压药的男性人群运动锻炼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2016级博士生郝丽《成年男性不同心肺耐力对糖代谢异常转化风险的异常》,该研究20-65 岁男性不同CRF水平与血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糖代谢异常发病风险,为今后糖代谢异常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借鉴。
同时,2017级硕士生张津沁参加了《运动损伤预防与健康促进》专题口头报告,报告题目是《足球运动下肢非冲撞性损伤风险评估研究综述》,与大家分享了足球运动下肢非冲撞性损伤的风险因素及评估体系。
在《运动损伤与康复》专题口头报告中,理疗中心宋琳老师的论文《肩袖损伤运动员扣球挥臂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通过对比有无肩袖损伤运动员的扣球挥臂动作生物力学特征,探讨了肩袖损伤的原因及潜在风险,为科学训练、损伤预防提供参考。
2018级博士生翁凯翔参加了《运动技术生物力学分析》专题口头报告,报告题目是《运动员双侧下肢肌力不对称对其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对比有无双侧下肢不平衡的运动员运动学和动力学差异,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损伤预防提供依据。
我院师生还参加了墙报交流。运动医学教研室毛杉杉教授的论文题目为《聚组训练对青年爱好者肌肉肥大效应的影响》,该研究对比新型抗阻训练方法聚组训练与传统抗阻训练对青年健身爱好者肌肉肥大效应的差异,为今后制订特异性的抗阻训练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2017级硕士生蒋孟玄的论文题目为《女大学生以恒速不同步频运动时的脂代谢情况》,该研究通过收集女大学生在跑台上以固定的速度,不同的步频下运动时的气体代谢指标,计算出每种步频下对应的脂肪氧化率,由此确定不同步频对应的能量消耗水平。
2018级硕士生张宇阳的题目是《负荷强度及力量素质对篮球运动员PAP的影响》,该研究探讨在篮球运动中,负荷强度及力量素质对PAP效果的影响,尝试得出可以提高篮球运动员比赛时运动表现的更优赛前热身。2018级研究生邱范基的论文题目是《离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跟腱腱围炎康复的效果观察》,该研究研究了离心训练对运动员的干预效果,为运动性跟腱损伤发病机制和诱发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运动性跟腱损伤提供依据。
通过参会,与会师生与同行之间就相关专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学术水平。为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